精选3篇《论语》读书笔记——作者:片语


《论语》读书笔记 语录 第1张
     《论语》读书笔记第一篇

  “未知生,焉知死?”

  这句话在中国古今醒世恒言榜应该是可以列第一的。前一句也妙: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孔子似乎一向不太谈生死,也不喜议鬼神,就这一点,值得人敬佩:不装,也没有灌鸡汤的癖好。孔子说的“未知”是确实的,与他在《为政》说的“不知为不知”观点一致。

  生死两门,是所有人的来和去,也是所有人的未知和惧怕。任凭智者哲人白发搔断,生死仍然是世间极大奥秘。实则是因为生命的生发和终结根本不掌握在人手中,人又如何能够真正明白呢?可,为什么又一定要弄明白呢?人活一世,明白的道理和所得的丰盛不一定成正比;往往态度决定生活的品质。

  未知生,焉知死–认真明白地活才是要务。

  “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由,仲由,字子路,曾任卫国蒲邑之宰(县长)。《史记》载“子路性鄙,好勇力,志抗直,冠雄鸡,佩猳豚,陵暴孔子”,活脱脱一副草莽形象。虽后来被孔子以礼收服,也不改其率直勇猛本色。

  子路的鲁直与颜回的唯“夫子”是瞻的温顺大相近庭(“于吾言无所不说”),有点愣头青。孔子随便问问他们志向,子路上来就说他可以治理一个千乘之国。面对这样自信心爆棚的子路,孔子只能“呵呵”【注1】。《先进篇》记子路让子羔去当个县官,孔子批他害人(“贼夫人之子”),他不服气,说有天时地利人和都有,可以成就一番事业,干嘛非得先读书。孔子气得骂他嘴尖舌利。不过,子路对夫子可谓不离不弃,孔子自己也知道如果哪天他无道可传浪迹天涯,陪他的只会有子路。【注2】

  这样一个敢想敢做,有义有情的子路,他的结局却非常悲壮。

  祸起卫国内乱。蒉聩,孔悝得势之际,子路一小邑宰,因“食其食者不避其难”,遂逆流而行,以一己之力挑战叛乱者。子路英勇力战,但关键时分,他的冠缨被击断。于是令现代的我们费解的一幕发生了:子路停下兵戈,对攻者言:“君子死而冠不免”,让他们给他时间戴好冠缨。子路“遂结缨而死”,被剁成肉酱。【注3】孔子曾语:“若由也,不得其死然”,不想一语成谶。

  我非常喜欢子路,可能因为他的性格最接近现代人;也可能是他面对死亡的庄重与他个性里的憨直之间的反差吸引了我;更可能是子路这样纯粹的舍身取义带来的撼动。这两天一直想着他最后的画面:重兵围剿,子路手扶歪斜发冠慢慢放下兵器,然,未及他触及冠缨,竟已万箭穿心。

  悲哉,子路!壮哉,子路!

  ——————————————-

  【注1:一个千乘之国的兵力大约15万。想当初北伐的国民革命军也就10万左右】

  【注2:《论语:公冶长》: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

  【注3:《礼记‧檀弓上》:‘孔子哭子路于中庭。有人吊者,而夫子拜之。既哭,进使者而问故。使者曰:“醢之矣。”遂命覆醢。’】

  《论语》读书笔记第二篇
《论语》读书笔记 语录 第2张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四个无,根本在“无我”。无我,所以不以己意为论断,不以所持为固正,不以所失为亏损。

  可是要做到真正的“无我”何其困难,因其实在是与人的自我本性相悖,你看那初生婴孩,哪一声的嚎哭不是为了自己?曾经的我,为了改掉在公司部门开会,或者和同事工作时总以“I”(“我”)开头说话的习惯,花了大概一年的时间,常常提醒自己要把那千方百计冒出头的“我”给摁下去。

  仔细琢磨,孔子的“无我”和圣经里说的“清心”有点异曲同工:绝非妄自菲薄,而是明白天地苍黄,乾坤上下,人实在渺如尘沙,所以谦卑,所以不敢有“我”。

  子云:‘吾不试,故艺’。

  “试”,杨伯峻的《论语译注》解为“用”,而在南怀瑾的《论语别裁》中则意为“考试”。不过,两种解释都不影响孔子这句话的精妙,而窃以为妙就妙在“故”字上。一个“故”,带出因果,道明孔子对学业修养的态度:学,但非为所用而学。

  可,学非所用,那又是为什么呢?我想应该是为了体会学有所得的满足和学有所不得的好奇。这才是“学”的有趣和吸引所在。纵观历史上的大家才子,多可称为“不务正业者”,比如李后主,比如宋徽宗。

  回想自己几十年人生,但凡为了“所用”而学的,无不痛苦如嚼蜡。明明展书于桌前,却如面绝壁而枯坐,生无可恋。可如若是自己真正喜欢的,每次学习则如与心上人约会,跃跃然,为之废寝忘食,为之颠倒神魂也是情愿的。若是所学也有所用,人生一大幸事!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古之丧服分5个等次: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緦麻;按逝者与居丧者的关系亲疏来分。斩衰最重,齐衰次之。有意思的是,妻为夫服丧,服斩衰;而夫为妻,则是齐衰。这个估计也应该是女权主义者不能不争一下的。

  三类人,居丧的,上位的,眼盲的,孔子遇见会肃容以对,如需越之而行,则会快步走过。今天的我们,会这样吗?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所以,孟子叹:食色性也。人之所欲,皆是填不满的渊谷。而,德,就是扎那渊谷外围的篱笆。谁喜欢被围住呢?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尔。”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这一句,很多不同解释,其意可深可浅。我个人理解,此句关键在“未”字。很多事情,不是做不到,而是未到要努力的心境或时候。好像和一个人谈了7,8年的恋爱,你都以为对方是不婚族。结果分手才一年多,对方已经要做爸爸。他不是不结婚,只是未爱你到此生非你莫属。

  ———————————————————————-

  多余之言:

  请允许我分享一篇让我目瞪口呆,啼笑皆非的关于“唐棣之华”的文章:《论语·唐棣之华》探解,刊于“儒藏”官网。

  摘录两段于此,毕竟,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现从另一角度解释‘唐棣之华’字面直解。唐:就是指尧帝,帝尧也称陶唐氏,史称唐尧。故知唐就是指帝尧。是中国最早有记录可查的真正能为人民着想,也是最受人民尊敬最受孔子崇拜的圣贤君子。棣:就是附属于同根同系蔓延生命而万古不息的意思。华:就是精华、英华,表示最好最美。华也有花的含义,花也是美的意思,其实花就是植枝的精华。所以“唐棣之华”指的就是从帝尧同一根系蔓延而成的华夏民族文化的精华。“唐棣之华”也是理想之花,是生命不息的象征,是延续了五千年仍盛开不衰的华夏民族传统精神的代名词。”

  再,“孔子的政治观点是十分显明的,反对分裂,拥护统一,热爱周文王对人民施行仁政的礼治制度,故而一再呼吁诸侯要“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矣”。要求诸侯克制自己的行为,恢复周文王制定的礼治制度并重新统一中国的要求,以期达到天下大同的目的。明白了这一点,在读《论语》的时候,就会感到整部《四书》有血有肉,爱国热忱十分强烈。可惜朱熹先生未能看到《论语》的实质内容,未能看到《论语》所具有的政治性,未能看到孔子的政治观点,甚至未能看到孔子的爱国主义,这就无异抽去了整部《四书》的脊梁骨。所以通过朱熹对《四书》的注释,把《四书》糟蹋得不成样子,无血无肉,一潭死水,面目全非。把一部庄严活泼的《四书》变成一部无味的《死书》。

  呜呼!这就是朱熹蓄意篡改《四书》,卖身投靠封建统治的罪证。而“唐棣之华”恰恰就是辨别真伪虚假的照妖镜、试金石。”

  《论语》读书笔记第三篇
《论语》读书笔记 语录 第3张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开篇”克己复礼“,让我想起使徒保罗说的”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林前9:27)。两个说的都是自我克制,自我管理,一个是为了得仁,一个是为了守义,看似相同,但细究下来还是有很大区别:

  得仁,是要让自己活成高尚的道德标准。有追求,也是自信的,克己就可以做到。

  而,守义,则是要尽力站稳,以免在做了当做的一切事之后“反被(义)弃绝”。是自卑的-义不为自我所有;也是战惊的,明白那属肉体的“己”和在神权柄下的“我”之间并非只是一场结局已知的争战。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去兵,很是赞成;但,宁饿死也要立信,除非出于民的自愿,否则有些以信绑架民意之嫌啊。我这种没什么眼界心胸的小民还是喜欢那句老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想起六年级跟父母去重庆渣滓洞参观,被提溜着把刑具牢房仔细看了一遍,待出了大门,我爸正摆出语重心长的样范儿准备对我进行现场革命教育,没想我来一句:还好晚生了几十年啊,不然,我肯定是女甫志高。我爸那一张黑脸,吃火锅都没缓过来。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君子,文质彬彬,内外兼修,也可说互为表里。只是现今的社会整个一楚门的世界,内里的自我有许多的外在角色在表现,久了,连自己也分不清戏里戏外。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杨伯峻的《论语译注》里解释说“片言”古人也称“单辞”。打官司是得有原告和被告两方面的人,叫做两造。自古没有只根据一方说法来断案的。而这里,孔子说子路的“片言”就可以断是非,因为子路诚信。

  “两造”是法规,但,法规遇到子路,子路胜。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如何对待朋友,孔子给出三个原则:

  忠告:忠,是心里单单为着朋友的好;

  善道:忠言不一定非得逆耳。好话且说得合宜,如金苹果放银网子里【注】

  不可则止:大智慧!给意见是我们做朋友的本分,但对方并没有必须听的责任。这是朋友,甚至对待亲人之间应该有的尺度。

  人生几十年,真正的挚友一个巴掌也没有,但就这几个却是可以彼此随时泼冷水的。对朋友不能只说好话,那是捧杀。若对方只能听好话,那至多也就是个熟人的交情。

  ————————————————–

  【注:一句话说得合宜,就如金苹果在银网子里。(箴二五:11)】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