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意识到,爱情、亲密关系和婚姻是三种完全不同的东西,不论从发生原因、运作模式、最终目标、支撑要素、参与人员哪个维度看,本质上都是不同的。
转变心态的重点在于,你要清楚,某样东西是否能让你的生活更圆满,是由你说了算,和别人告诉你它圆不圆满无关。——约翰.史崔勒基
写前两篇文章的时候,还是忍不住落泪,没有任何遗憾或者不舍,是因为那些日子确实太难熬了。
但当我彻底离开了婚姻,也开始了完全自主的新生活之后,我经常会回头去看去揣摩,对于我来说,这一段经历到底意味着什么?
除了礼物,这个真正的礼物之外,我得到了什么?
想了很久很久,我想,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领悟就是:我终于意识到,爱情、亲密关系和婚姻是三种完全不同的东西,不论从发生运作模式、最终目标、支撑要素、参与人员哪个维度看,本质上都是不同的。
我相信,有很多人,尤其是女性,一直以来都误以为爱情等于亲密关系等于婚姻,这三者是合体状态。
那么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求而不得和无法排解的困惑,因为你不能在三件不同的事上求得统一,就像是让蘑菇、苹果和花椒成为一道美味的菜,也许有人能做到,但概率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我们假设,爱情本不是一件容易发生的感情,那么可能会引发另一个问题:那大家遇到的都是什么?不是爱情的话,难道是发情吗?
也许,对于男性来说,确实是发情。
注意,爱情和发情没有高低之分,因为根本不是一个维度上的事儿。
人有没有发情期?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明确感受过,青春期确实非常躁动,对情感的渴求、对身体欲望的感受,这不难理解,毕竟荷尔蒙就掌管着发情这件事。
发情不代表爱情,性也不代表爱情,yp也不代表爱情,那种存在于小说里、电影里荡气回肠、忠贞不渝、或者细腻美好的真正的爱情,在真实生活里是稀缺品。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大部分人总是遇不到爱情,因为遇不到很正常,遇到了是小概率。
要抛开那些王子公主童话、霸总少女小说的造梦桥段,实在不容易,这么残酷的论断实在看起来非常不人道。
但现实如此,更进一步,爱情也不是人生的必需品。
当我的心态在这个领域彻底打开之后,我突然感觉到,我的人生似乎又回到了我的手中,它不掌握在我遇到的任何人手里,因为没有人能够为我提供必需品,所有的必需品都牢牢地掌握在我自己手里。
你点进来想要看看我如何谈论爱情,我却告诉你,先要放弃爱情。这过程与现实生活是否不谋而合?
也许你会说,我确实拥有过爱情,那种让我神魂颠倒、欲罢不能的爱,使我感受过这世界上最美妙的情感交织。
更残忍的是,绝大多数的“爱情”都是“情绪”而已。
真正的爱情需要长久的时间、共同的经历、跨越困难解决问题,一系列之后,才能明确,这是真的爱,而不是一时上头、荷尔蒙作祟。
那些上头的情绪,让我们以为那就是一种命定的遇见,以至于还没有认识对方多少,就开始在午夜梦回给这段相遇手动加戏。情绪,使得我们给这种飘忽不定的经历增添了太多意义,而这个时候,一想到这么多意义,你会认定它就是爱情。
爱,从不产生在意义当中,反而是无意义当中更能凸显爱的珍贵。
让一阵情绪扩大至感情、上升为爱情的不是别人,正是太想要爱情的自己,但情绪的特性,就是来得快去得也快,甚至它消无声息、没有原因。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爱意会突然下头的原因。
因为它根本不是爱,只是情绪。
说了这么多关于爱情的具有欺骗性的空响炮,实质上是为了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爱情的稀缺,并且不要轻易判断爱情,更不要为了爱情去放弃什么。
真正的爱情,从来都是加法,不会需要你放弃。
如果没有运气遇到爱情,难道我们就从此孤独一生吗?
当然不是,人的一生天然就带来了很多关系,只不过并不是每个关系都能称之为“亲密关系”。要达到亲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知道少数人患有亲密关系恐惧症,也有不少人具有不同程度的亲密关系障碍。
这个课题非常庞大,有很多人在终其一身解开这个谜团,但相信我,靠你自己可太难了。如果可以,去找专业咨询师。
我只是想讨论,我对亲密关系的界定在不断地变化。
从前我会固化在“家人一定是亲密关系”、“好朋友一定是亲密关系”等等这样的定义里,经过了很多事情之后,我意识到这种定义是没有必要的,除了我自己会强迫自己做的更多更深入,还会对对方抱有太多不切实际的幻想。
毕竟,亲密关系是一个很重的界定。
我彻底放开了这种界定之后,就发现,一切都轻松多了,我的父母他们就只是我的父母,并不是我的亲密关系成员。
那么有很多事情,我不再执念,因为我有属于我的亲密关系成员,比如礼物,这就够了,我的精力也不容许我拥有太多的亲密关系成员。
维护亲密关系,不得不说,非常耗费精力。
一个人在一生之中,亲密关系成员真的不会太多,动态维持在2-3个已经是很不错了,而且要做好准备,关系会结束,不管是随着生命而结束,还是关系本身到了结束的周期。
这是另一种缘分,强求不来。
但亲密关系的确是需要经营的,因为它不像爱情,的确不能没有,所以需要花费心力和精力去经营好它,使它长久些、稳固些、正向些,这样也能为关系的成员提供很高的情绪价值和安全感,构造出属于自己内心的家。
至于经营之道,恐怕有很多人钻研的十分深入,大家可以去参考各类书籍看看。
只要注意,带入的时候,一定要跳脱出爱情或者婚姻,单纯的看待亲密关系本身,而不是永远在男男女女的一亩三分地里困着。
有些姐妹给我私信,问我关于怀孕育儿的事情,于是引申到如果丁克的话,会不会婚姻生活能够好很多?
先来说,婚姻的本质并不是亲密关系、也非爱情,婚姻是一种社会关系,是两个家庭用联姻手段将利益绑定,合作养娃、合作养老的一种模式。
众所周知,任何投资、合作都是有风险的,也是各怀鬼胎的,谁都不会在合作关系之下倾囊相授,更不可能自断后路。
一段合作关系的稳定与否,往往与合作项目无关,而与拆伙风险、利益分配、投入产出比有关。
生孩子,可以将上述三个因素互相牵扯、并复杂化,使两个家庭更加深陷这段合作关系,加深拆伙难度,降低拆伙性价比,并且用血缘和情感来混淆具体的利益分配。
而孩子的逐渐长大,也会站在自己的利益立场上,参与在这个合作关系中。
所以,拆伙的时机在两个阶段尤为高发,一个是孩子太小还尚未参与合作关系,一个是孩子足够大已经脱离了合作关系。
这么去看待婚姻,就能理解,哪怕闹出了很多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只要合作方认为没有动摇其合作关系的本质三要素,就不会轻易拆伙。
站在合作关系上看待,也能理解,很多一起吃苦建设家园的夫妻都没有拆伙,得到了向往生活之后反而拆伙了,创业公司的合伙人也往往是这样的模式。
最卑鄙的合伙人,就是承诺了自己给不起、给不了、不愿意给的条件,诱惑合作方与之合作之后,疯狂增加拆伙风险和沉没成本,使合作方无法轻易拆伙!
两个家庭各自的发言人永远都是自己阵营的最好代表,这一点在闹离婚时也格外清晰,也许恩爱时会交换自己的苦,但撕逼时绝不可能放弃自己代表的家庭利益。所以,在合作关系建立之前,仔细学习婚姻“合同法”,以及深入市场调研、引入正确竞争机制,看起来就合理了很多。
以上!就是我们在日常看到的大多数对婚姻关系的描述,但忽略了关键的一点:女性到底是否能被明确为合伙人而不是“受雇人”or“工具人”。
一开始带着合伙人的态度和诚意进入了这段合伙关系,但随着项目的进行,发现自己无权干涉项目、无权命名产品、不能参与决策、投入产出比严重不均、无法掌握财务真实……那么是否应该明白,自己是被骗了。
打着招募合伙人的旗号实际却在招工,等项目完成就踢走合伙人,创业初期是合作伙伴后期就成了董事长换CEO……这些套路确实很多。
社会关系中,给我们上了好几堂课的,不仅仅有市场、职场,还有婚姻。
不管是理财还是投资,鸡蛋要放在不同的篮子里,这句话深入人心。
我想,在情感关系上,也适用。
爱情、亲密关系、婚姻,确实不应该集合在一起,其实分散更利于稳定与发展,而我们女性被千百年来逆流欺骗着要追求三者合一,是违背本质的,也是最愚蠢的行为。
作者:伍小姐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