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之上》观后感
温暖的五一,张艺谋导演携着寒气逼人的《悬崖之上》王者归来,一如以往的视觉大效,演绎了谍战片的另类风采。
电影采用章回体的形式,共分为七个小节,分别是暗号、行动、底牌、迷局、险棋、生死、前行。
在这部谍战片中,打破了常规谍战剧中的人物身份悬疑感。影片一开篇,几乎所有人物身份就亮了底牌;由于叛徒的出卖,我方两组人的秘密行动和对接暗号被敌方特务科知晓,于是从四人跳伞降落的那一刻起,就已置身于敌人布下的罗网之中。
而且我方秘密潜伏的特工很快也在观众面前亮明了身份。
两组人员,两方势力就开始了较量。敌我双方,个个智商在线,斗智斗勇,看谁更胜一筹。
所有的悬疑,都落在了生死较量上,落在了人物命运上,让人揪心的恰恰是我方人员能否摆脱敌人的控制,尽快完成“乌特拉”任务。
观众的心就这样被导演吊着,被人物的命运走向牵着,悬疑感就在其中。双方戏中戏局中局的脑力博弈,让观众欲罢不能。
影片在节奏的把控上也做到张弛有度,不断抛出的疑点让我们必须跟着剧情走下去,危机感和紧张感通过镜头语言感染着我们。
但这部谍战剧,不仅仅在于讲好了一个故事,更在于它传递了亲情、爱情、战友情等复杂的情感关系,把剧中人物紧紧串联在一起。
这也是这部谍战剧与以往谍战剧的不同之处。以往谍战剧,更多的烧脑情节在于谁是“卧底”,从蛛丝马迹中辨别人物身份。而《悬崖之上》的切入点却在展现我方谍战人员的情感上,注重对人性的刻画,以此来彰显他们的崇高与伟大。
剧中我方四人两组人员,他们分别是夫妻关系和恋人关系。
张宪臣和王郁是夫妻,王楚良和张兰是恋人,为了家国大义,他们双双赴险。
为了更好的完成任务,影片一开始,张宪臣对分组做了如下安排:自己和小兰一组,王郁和楚良一组。如此安排,只不过是为了防止万一被捕,不至于被敌人拿爱人威胁自己。因为很多时候,自己可以忍受酷刑,但无法忍受爱人受酷刑。
这样的安排,本身就是一种残忍,也体现了战争的残酷。在完成任务上,情感也是考虑的因素。
虽是特工,但他们内心深处都有最为柔软的地方。于张宪臣和王郁,是孩子,于楚良和小兰,是彼此。他们一样会流血会流泪,一样会哭会笑,一样牵挂自己的爱人与孩子。
当小兰因为担忧恋人楚良睡不着的夜晚,张宪臣对她说:“你应该当他已经死了。”多么残忍的话,却是那种情境下最真实的体现,它让观众感到危险无处不在,对于特工而言,很多时候生离即是死别。
作了最坏打算,了却牵挂,才能一往无前,这得有多坚定的信仰与强大的内心才能做到。简短而残酷的一句话,恰恰体现了他们为信仰而战的决心。
张宪臣的内心终究还是温软的,下一秒又忍不住安慰小兰:“天亮了,就好了。”
付出所有的努力与智慧,做出的战斗牺牲,就为了黎明的到来。内心的情感波动,全凭着这简短的两句话体现出来。
张宪臣和妻子王郁那么艰难而深情的告别,就化成淡淡的一句话:“活着的,去找孩子。”然后一个点头,一滴无声的眼泪,便是最后的告别。
在整个任务执行过程中,张宪臣总是能够机警应变。他在雪地杀特务,厕所写暗号,车厢救小兰,在火车上换走别人的车票,打扮成富太太偷走书店的密码本,他好像无所不能,哪怕被特务围追堵截,他依旧能跑上一辆车,从容逃跑。
我们以为他是头戴光环的主角,看到后面我们才发现,他既是训练有素的特工,也是一个父亲,有对孩子的疼爱与不舍。
他这么一个冷静事事筹谋的人,却在侥幸逃脱后,因为一个轮廓很像自己孩子的小孩跑过,就跳下车,跑去询问。
他本应割舍掉所有的爱与希望,活下来,再去找孩子。但生死时刻看到了饭店门口流浪的孩子,他还是第一次慌了,忍不住冒着危险下车,去探寻自己孩子的踪影。为了心中这一点念想,他不惜再次回到危局中,导致最终被捕。
即使在和周乙商量决定牺牲自己保全周乙时,在讲完全部任务后,他有些哽咽地说了一句:“拜托你一件小事,我的孩子在饭店门口要饭。”最后时刻,他依然牵挂孩子。
他知道自己的使命与责任,所以找孩子成了一件“小事”,可作为一个父亲,这是头等大事,这是支撑他这位孤胆英雄扛过黑暗与折磨的“最重要的事”。
临行托孤展现的是一位伟大的父亲对孩子的内疚和对使命的无悔付出,观众的心,就这样被他击中最脆弱的部分,泪,无声而下。
泪无声而下的还有王郁,当她得知自己的丈夫张宪臣惨遭逮捕并被敌人折磨时,她躲进卫生间里,开着哗哗的水龙头,借着水声失声痛哭。即使在这个时候,她依旧记得自己的使命,不能轻易暴露自己。这样的哭泣,震撼人心。
当周乙将她和张宪臣的两个孩子找到并带到她的面前时,她定定地站在雪地里,她没有喜极而泣,而是一滴泪,缓缓地,从眼角滑落下来。这滴泪,也无声的滴进观众心里。
为了此刻,他们付出太多,所有的牺牲,只为黎明的到来。
或许多年以后,张宪臣的两个儿女搀扶着年迈的王郁在一座没有署名的坟冢前祭奠时,孩子最深的记忆中只有一张模糊的面孔在寻问他身上的胎记。
当然,孩子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父亲是因何牺牲,那份家国大义,也会镌刻在孩子心中。
楚良和小兰,还没有好好享受恋爱的滋味,还没有亲口对爱人表白,生离即死别。
无数个黑暗的夜晚,他们在思念对方的同时还要与敌人斗智斗勇;他们在想念对方的同时还要救助同伴;相同的信仰让他们走在了一起,又为了守护共同的信仰而离别。
在这部剑拔弩张的谍战剧里,老谋子并没有忽视作为恋人的他们内心的情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他们依然会思念对方。
这才是有血有肉真实的人,有对信仰的坚持,有对恋人的眷念,更有对使命的责任与担当。
或许在多年以后,白发苍苍的小兰即便在临终也不会忘记她欠楚良的一个吻,那是一转身即为诀别的亏欠,那也是今生永远都无法弥补的遗憾,只能到另外一个世界去寻找轮回的相逢。
最难的是周乙,所有人都可以在某个时刻表达自己对爱人、对友人的思念与爱护,只有他不行。
身处敌营,险象环生,容不得半点疏忽;既要与敌人百般周旋,又不能暴露自己身份,还要眼睁睁看着战友死在自己面前,自己还要做到无动于衷,难上加难。
看着张宪臣逃出又为了保全他甘愿再入虎口,脸上不动声色的复杂表情显示了内心的痛苦;看着张宪臣被枪决,他点烟的手还是不自觉的抖动了一下,流露出了对战友的不舍深情。
他所有的坚韧独行展现的是一位伟大的特工对任务的忠实执行和对生命的随时舍弃,那份浓浓的战友情都化为了对任务的坚决执行。
他知道,只有完成任务,才是对战友最好的告慰。
《悬崖之上》正是用这些人之常情来彰显战争的残酷,来体现人物信仰的坚定,体现他们对家国情怀的坚守。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凡人,是强大的信仰支撑起所有的磨难。
这种情感冲击,所赋予的内涵和历史意义是深远的,它唤醒了身处和平年代的人们对先烈的敬仰,激发出正在享受团圆温馨的人们牢记那些残酷战争中前辈们的付出。
他们有人的正常情感,但在家国大义面前,他们放弃了个人的小情小爱,拥有了对国家的大情大爱。它将重塑民族信仰,重铸精神长城,让久违的家国情怀重新丰满我们的精神世界。
张宪臣和周乙都对对小兰说过同样的话:“我要你活着,看到天亮。”正是那些有名的和无名的英烈,让民族看到了天亮,让孩子看到了阳光。
看完电影我们真正懂得,那些英雄是为了什么而牺牲在黎明之前:只为了今日我们能平静地走进影院享受幸福安宁的时光,只为了看电影的我们,走出影院,融入那温暖的万家灯火。
作者:空谷幽兰
评论(0)